生物绳填料在辫带式编织基础上对合成纤维对进行适当的亲水与生物亲和及带电性改性
1.改性载体生物效果
常见的生物载体主要以聚丙烯、聚乙烯或聚酯等为原材料而制成,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塑料载体的亲水性能和生物亲和性较差,导致在挂膜速度、挂膜量及膜与载体的紧密度方面存在不足。 生物绳填料在辫带式编织基础上对合成纤维对进行适当的亲水与生物亲和及带电性改性,以及添加对微生物代谢活动具有促进作用的物质,提高生物膜的挂膜速度、挂膜量以及稳定性等。在有活性污泥投入的前提下挂膜仅需24h,系统投入至正常运行时间不到一个月。
2.环状绳型结构
生物绳填料采用弹性材料和软性材料混织方式,走线采用蛇行辫带式编织方式,形成无数的环状纤维构成放射状结构,增加其表面积的同时适合各种微生物生长繁殖,使附着微生物浓度可以达到15000mg/L以上;弹性材料和软性材料形成的周长环状放射结构,增加填料的孔隙率,使固、液、气三相得到很好的传递;独特的环状结构可以有效避免由于水流冲击而导致生物膜的过度剥落。
3.中心线的强度直接影响到系统的稳定运行,伴随生物膜的固着,填料重量会逐渐增加,受到水流的冲击,易发生断丝、中心绳断裂等情况,影响了使用寿命。 辫带式填料采用高强丙纶混编工艺,单根混编线可承受15kg拉力,由于辫带式填料独特的中心绳固定方式,单截面共12根混编线,实测辫带式填料可承受180kg拉力。
生物绳技术参数:
型号 | 比表面积 (m2/m) | 立方比表面积 (m2/m3) | BOD负荷 (kg/m3d) | COD负荷 (kg/m3d) | N负荷 (kg/m3d) | 生物浓度 (mg/L) | 安装间距 (mm) |
BZ50(S) | 280 | 12600 | 0.5~2.5 | 1.0~7.5 | 0.5~1.0 | 2500~15000 | 100~150 |
BZ60(S) | 320 | 14400 | 0.5~3.0 | 1.0~9.0 | 0.5~1.0 | 2500~15000 | 100~150 |
BZ70(S) | 380 | 17100 | 0.5~2.5 | 1.0~7.5 | 0.5~1.0 | 2500~15000 | 150~200 |
BZ80(S) | 440 | 19800 | 1.0~2.2 | 2.0~6.6 | 0.5~1.0 | 2500~15000 | 150~200 |
生物绳型填料应用范围:
BZ型具有高空隙率,广泛应用于生活污水,对高浓度工业污水有更好的挂膜脱膜效果,替代传统的弹性填料和组合填料;BZ-C型具有低空隙率,主要应用于人工生态浮岛和BOD在50以下的低浓度污水中;ZZ型主要应用于二级活性污泥法后的接触氧化系统。
生物绳填料安装方式:
1)填料支架设置纵横间隔b(100~200mm),因此,1m3填料支架辫带式填料安装量为25~100m。
2生物绳填料固定方式采用PP、PE扎带直接捆绑在填料支架上,绳型生物填料无需剪断,可沿支架附着100~200mm再固定。
3)生物绳填料在曝气池内设置有两种方式:一分流式,填料安装在一侧,另一侧曝气,填料上下方必须留有足够的水流空间,必要的时候可以设置曝气导流板;二分直接式,曝气装置直接安装在填料下方,水气混流直接与生物膜接触和供氧。
4)分流式安装间距b:100~150mm;直接式安装间距b:150~200mm。